清华工业工程2022毕业典礼|系主任李京山致辞 2022.06.29


系主任李京山致辞视频


各位同学、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与2022年毕业的同学共同见证和庆祝这一美好的时刻。恭喜同学们,你们终于毕业了!你们中的大多数大概在1400多天前来到清华,当时的我们都不知道新冠疫情会席卷全球,并给全社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但所幸你们坚持下来了。让我代表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的全体成员对你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福!也对所有辛勤培养关怀你们的老师们、家长们和职工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再次祝贺你们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大一时光,至少比起下一届同学们,你们还是幸运的。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共同见证了太多历史上的第一次,第一次现代社会里这么大规模的疫情,第一次全线上的教学和考试,第一次在校园里携手抗疫,第一次以纯视频方式和亲朋好友聚会、告别,第一次参与全闭环的冬奥会等等。换句话说,我们迎来了一个“乌卡(VUCA)时代”,也就是volatile、uncertain、complex & ambiguous(易变的、不确定的、复杂的和模糊的)环境。尽管我们一直在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随机系统中,试图寻找这个系统的稳定性和韧性,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系统的脆弱性也一次次的在我们面前呈现,而在座的你们所表现出来的非凡的稳定性和韧性,让我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我知道目前大家可能面临着无法严格参照的道路和前所未有的迷茫,然而你们要相信,我也曾跟你们一样面临过相似的处境。大约30年前的南巡讲话给中国带来了空前的活力,在周边同学朋友的“下海潮”里,我选择出国深造继续科研,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洋插队 ”。只不过那时候我们都很穷,出国是过去“开洋荤”。但更真实的其实是歌词里的那句“福利社里什么都有,就是兜里没有半毛钱”。这种波折在当时看来不亚于蜀道之难,不过走过去后,觉得这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而这一插曲最终牵引我进入了工业工程这一学科。正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还记得我在通用汽车工作时,发现美国公司每辆车,即使成本相同,都要比日本车多花2000美元,其中500元是退休金,1500元是医疗花费。当我去了解怎么才能减少这个开销时,认识到医疗中的低效和浪费是其中很重要的制约因素。这促使我开始关注医疗,并且发现医疗中的很多流程问题与生产线中的许多问题有相似之处,从而翻开了学术生涯的新的一页,也就是医疗系统的研究。

一年前的某一天,我做出了人生中另一个选择,将我原先在美国可以终身执教的位置放弃,像30年前一样,拎着两个箱子回到清华。在疫情的冲击下,几十年的国际化面临空前的挑战,各种固有的认知一次次被打破,像这样的逆流回国,我自己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知道,我们的知识是有益于国家的发展的。同时我要说,目前确实不是一个袖手旁观的时代,而是你们一毕业就将进入决定这个世界的历史性拐点的时代。可能在你们下一个10年就将决定这个国家甚至这个世界下一个50年的样子,至少也是见证工业工程未来发展的10年到50年的关键时刻。

我们知道,在过去的一百年,从大规模组装线到精益生产、信息化和工业4.0,工业工程始终勇立潮头。而现在,工业工程已经成为涵盖多个领域,融合众多学科,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机交互、工业互联网和精准医疗等的一个全新的专业方向。对于实现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实现粗放式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实现国家发展从富到强的转变,工业工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工程可谓有系统之真知识,此科学将为众多国家战略的实施添砖加瓦,为高质量发展和技术落地保驾护航。

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更广泛更深刻的挑战与机遇也将为工业工程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大家作为新一代工业工程人,世界是你们的,工业工程也是你们的。工业工程下一个50年的发展,就靠你们来完成。天行健而地势坤。在天地之间,我想请大家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对专业的热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带着清华的烙印,去加入这场时代的洪流。

最后,我想用几句苏轼的诗词与大家共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联系电话: 010-62772989
传真:010-62794399
E-mail:ieoffice@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舜德楼5层


Copyright © 2014-2021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