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的大家庭中,有这样一位老师,二十年来始终坚守在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安全保障和保密工作的一线,她就是朱庆红。2025年,她荣获“清华大学职工爱岗敬业奖”,这份荣誉是对她近二十年默默奉献的最佳肯定。在系机关作风建设年之际,让我们走近朱庆红老师,聆听她的工作故事。
走进朱庆红的办公室,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她桌上那叠厚厚的项目资料,每一页都记录着她对工作的细致追求。“科研、保密、财务,这三者看似独立,实则紧密相连。”朱庆红常对同事们说。基于这样的认识,朱庆红打破传统的工作壁垒,创新性地构建起“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参与国家级重大项目管理时,这套模式发挥了关键作用,从项目立项时的经费预算规划,到研究过程中的进度跟踪,再到结题阶段的成果归档,每个环节都衔接紧密、精准高效,为科研团队提供了坚实保障。

财务管理工作繁琐却至关重要。2024年一年间,朱庆红经手处理的报销单据就超过三千笔,每笔业务都关联着系内的财务数据管理。工作中,朱庆红会建立起清晰的财务台账,把控经费流向的同时优化系管经费的分布方向,为系领导决策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面对师生,朱庆红将复杂的政策转化为清晰易懂的指引,主动讲解经费使用规范、报销要点,提供专业性的答疑。“财务工作既要守好规矩底线,也要做好服务保障。”朱庆红常这样说。正是这份严谨和细心让她赢得了全系师生的信赖。

在舜德楼的走廊里,朱庆红的脚步总是格外匆忙。安全保障工作事无巨细,从日常的消防检查到节假日的安全巡查,从协调物业维修到处理突发事件,她始终冲在最前面。“安全工作没有小事,必须时刻放在心上。”朱庆红常这样告诫自己。无论是深夜处理醉酒学生的突发情况,还是细心留意地下停车场违规停放的电瓶车,她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将隐患遏止在萌芽。在她的努力下,系内的安全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保密工作是朱庆红工作中最需严谨,也最具挑战的部分。从保密文件的归档到涉密人员的系统培训,每一个环节都需倾注细致与专注。“保密工作就像一场无声的战斗,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国家安全和利益。”朱庆红深知使命在肩,正是这份时刻紧绷的保密意识和扎实的落地举措,推动着系内保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从2006年进入系里工作,朱庆红已陪伴工业工程系走过了十九个春秋。她见证了院系从初建到壮大的每一步,也将青春和热忱毫无保留地倾注在岗位上。“严格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师生。”面对工作中难免的误解,她从未退缩,她相信,只有把好每一道关,才能为师生筑起安心治学的屏障。
如今,朱庆红依然忙碌在工作岗位上,如同系里的一棵“常青树”,在重复的琐事中酿出了专业的味道。她不求瞩目,只愿经手的每项工作都经得起推敲;她不争光环,只想让师生们专心科研时少些后顾之忧。这份在平凡岗位上的沉淀和坚守,正是对“爱岗敬业”最朴素的注解,也是系里最温暖的支撑。
文:王子鑫
审核:于瑞峰、李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