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至11日,由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承办的2016全国工业工程博士生学术会议暨清华大学第471期博士生论坛在北京怀柔举行。该会议每年举办一次,面向全国高校工业工程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和高年级硕士生。会议旨在加强全国各高校工业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工业工程研究与教育水平。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12所重点高校的150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和优秀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
2016年全国工业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顺利召开
在10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工业工程系主任申作军老师在大会开幕致辞中对参会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欢迎,并回顾了工业工程系博士生论坛的历史,希望大家借此机会加强学术交流和研讨。同时申老师也教诲同学们“做研究,要从实际出发,回归实际”,期待广大博士生能做出实际有用的研究。
申作军老师在开幕仪式上做报告
同学们认真听取报告
本次会议采用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相结合的形式。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教师李彦夫、何方在大会上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工业工程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专题报告。分组报告按照供应链管理、制造与生产、人因与人机交互、可靠性及医疗等主题设立相关分会场,共计13场次。参加分组报告的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与听众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分会场学术报告
学术讨论气氛良好
借此机会,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内教师也就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召开一次教育研究会,同时与各年级代表进行了讨论交流。此次教研会充分尊重学生意见,关心学生所遇见的困难,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并和学生生积极沟通,并就博士生就业导向、博士生课程体系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系内教师与学生代表共同讨论博士生培养
10日下午,大会进行了优秀学生论文评选,此前组委会从征集的79篇稿件中初选了6篇候选论文,参与了最终角逐。这6篇论文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三所高校的6名学生,主题涵盖运筹、决策、医疗等,经过评委现场投票,清华大学的陈瑞、贾英昊和王好三位参会同学获得了“优秀论文奖”。
优秀论文奖获得者
除了学术交流外,本次博士生论坛还新增了“研途有你”学术故事分享会。会上,系学术委员会主任赵晓波老师作了工业工程系学科前沿的报告,分享了自己最近在行为运筹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与在场学生进行了交流讨论。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四位优秀的高年级博士生曹柳星、杨林栋、宿文、赵宇坤和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包括学术、生活、心态以及情感上的问题。
优秀博士研究生学术故事分享
本次全国工业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加强了全国各高校工业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也增进了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的感情,促进了学术交叉,也增强了博士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