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全国工业工程类专业教育部虚拟教研室暨全国高校“运筹学”与“概率·统计”课程建设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举办。此次会议由教育部工业工程专业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以下简称“虚拟教研室“)发起,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虚拟教研室和江苏省工业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协办,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承办,以“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为主题,旨在交流讨论“运筹学”和“概率·统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建设经验,为我国高校工业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高质量建设及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提供助力。虚拟教研室13所共建高校负责人、全国60余所高校工业工程课程名师和企业代表等110余人参会交流。

大会现场

郑力(左上)、王金凤(右上)、何沙玮(左下)、赵磊(右下)为会议致辞
致辞环节由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王琛副教授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指委(以下简称“教指委”)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郑力教授,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上海海事大学王金凤教授,江苏省工业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副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员何沙玮博士,工业工程专业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赵磊教授为本次研讨会致辞。

王琛作主题报告
上午的主题报告由山东工商学院张顺堂教授主持。报告中,王琛发布了“工业工程学科引擎”这一创新成果。在“工业工程学科引擎建设思考与实践”报告中,王琛以建设“新·工业工程”学科体系为牵引,系统介绍了工业工程学科重点方向和工业工程系目前人工智能(AI)建设的情况进展,并从学科知识图谱、学科探索导航、学科解题方法和学科前沿预测等方面讲解了工业工程学科引擎的构建思路。此外,王琛还围绕工业工程系在AI赋能教学方面的试点工作进行了说明。

刘亮作主题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刘亮教授以“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融合,服务全创新链工业工程人才培养”为主题,回顾了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虚拟教研室的发展脉络,剖析了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报告中,刘亮以“大学生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赛”为典型案例,介绍了2018年至2024年期间学生的参赛规模和获奖成果,并展示、分析了竞赛过程中智能算法和仿真软件的应用情况,同时分享了他对高级可视化仿真软件发展方向的见解与思考。

何沙玮作主题报告
何沙玮以“AI赋能的南航工业工程专业智慧教学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报告。报告以江苏省工业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基本概况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特色为始,聚焦“结合AI技术的智慧课堂”这一核心工作展开分享,阐述了智慧课堂辅助系统的架构组成、课堂辅助练习闭环管理的运作模式及实施成效。此外,何沙玮还分享了“结合AI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实践经验,探讨了AI技术在学习和实践环节中的赋能作用。

圆桌讨论
第一场圆桌讨论以“联合开展教研合作,全面提升工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邀请王金凤主持,西北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系蔡志强教授,何沙玮,刘亮,电子科技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刘宇教授,王琛,河北工业大学吴晓丹教授,围绕工业工程学科交叉特性及关键课程规划,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结合、高校数据共享等方面展开探讨,并分享了宝贵观点。

郝佳作主题报告
下午的前两组分享由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杨瑞娜教授主持。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郝佳副教授以“《运筹学》智慧课程建设与应用”为题分享了报告。报告从运筹学课程的讲授痛点切入,系统介绍了教学内容和难点,分享了层次讲授的心得。报告聚焦运筹学图谱的建设应用进行了经验分享,介绍了建立图谱的过程,展示了相关成果。此外,郝佳对大模型赋能运筹学课堂相关教学经验展开了分析,并对运筹学的课程思政体系进行了介绍,强调了教学创新思维和问题导向的重要性。

张广铭作主题报告
华为2012实验室资深专家张广铭博士以“AI时代下,企业实践需要的《运筹学》教学”为题分享了报告。张广铭以运筹学的范围为切入点,指出实践中需掌握多类通用算法。结合项目经验,张广铭表示需要系统性了解算法特性,将算法与问题类型正确匹配。报告深入剖析了运筹学在企业中发挥显现不足的原因,探讨了数学规划重要却常被忽略的特性。此外,张广铭还围绕运筹学的教学目标提出了多条课程建设建议。

陈彩华作主题报告
随后的两组分享由清华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系邓婉璐副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陈彩华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全过程统计教学初探”为题分享了报告。报告从南京大学应用统计课程的案例切入,系统介绍了开设背景和课程设计,强调了在教学中引入真实案例的重要性,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全过程统计教学”这一话题,探讨了大模型的功能与作用,分享了多个AI赋能教学的案例。此外,陈彩华还分享了大模型背景下作业设计的心得,强调需要让学生基于人机交互提升AI使用能力。

朱文金作主题报告
西北工业大学朱文金副教授以“基于可视化工具与案例教学的工程统计学教学设计”为题分享了报告。报告从工程统计学教学的现状与挑战开始,系统性介绍了解决方案,提出采用“理论与实践双驱动”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可视化工具;并介绍了贯穿课程的团队大作业设计逻辑。此外,朱文金还分享了多个教学案例,包括可视化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统计推断与案例驱动教学、相关性热力图、统计学中的第二类错误、学生大作业展示等,总结了教学改进方向。

圆桌讨论
第二场圆桌讨论以“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工程类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为主题,邀请四川大学商学院罗利教授主持,陈彩华,邓婉璐,郝佳,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宋小玲副教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王永成教授,张广铭,朱文金,围绕人工智能赋能课程与作业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了探讨,分享了宝贵的见解。

课程建设研讨
最后,参会嘉宾们分为两组开展了教学课程建设研讨。其中,“运筹学”教学和课程建设研讨由赵磊主持;“概率·统计”教学和课程建设研讨由王琛主持。研讨围绕知识点模块化分级架构、教材教案设计进展、知识图谱建设、学情分析等话题展开,现场老师们开展了充分深入的交流。

全体合影
图文:王路遥、王子鑫
审核:赵磊、王琛、李乐飞